/ 加入收藏
 
“前进”轮胎 何以前进——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用科学发展观谋划企业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08-11-10 作者:路仕平
 

  在橡胶、钢丝帘线、炭黑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且主要从沿海地区进购,运输成本逐年增高的经营背景下,我公司虽处于区位劣势但依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40多亿元,年出口创汇上亿美元。我公司生产的“前进”牌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于2004年、2007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公司之所以有今天的兴旺发达,完全得益于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与实践运用。对科学发展观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企业领导班子的统筹谋划能力和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使企业走上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
  我公司始建于1958年,1965年内迁扩建后,年生产能力达30万套,跻身国内重点轮胎生产企业。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滞后、设备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日趋凸显,发展日渐乏力。而此时,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使神州大地处处春潮涌动,万象更新。在如此形势下,企业该何去何从?是乘改革开放的东风抢抓机遇转机建制,谋求发展呢,还是原地踏步?面临艰难的生死抉择,新组建的厂领导班子果断决策,以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先进思想理论为指导,高瞻远瞩地绘制了企业发展的第一个十年规划,于1986年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高起点、大规模地推进技术改造,大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与后劲。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公司通过技改后年生产能力已跃升至120万套,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贵轮领导班子在深刻领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后,以科学的发展思想谋划企业的发展远景,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改革,成功进行了股份制改造。1996年3月8日,“黔轮胎A”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为企业募集了急需的技改资金。到此时期,子午线轮胎以其良好的技术性能引领轮胎产品的发展方向并已在发达国家普及,面对我国仅13.7%的轮胎子午化率,贵轮领导班子以科学的战略决策,果断启动并成功实施年产30万套载重子午线轮胎技改项目,随后又紧盯市场相继进行了载重子午线轮胎二、三、四、五期技改,全钢工程子午胎、“大力士”4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技改项目,在斜交胎市场日益萎缩而子午胎需求逐年旺盛的供求形势下,为公司创造了强劲的经济增长点。
  公司还于2003年成立了发展战略研究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宏观上的规划和微观方面的改进与调整,持续不断地推进技术改造,使公司的年生产规模从技改前的30万套发展到现在的600万套,工艺装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关键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跻身世界轮胎企业75强(列第33位)和国内10大轮胎公司,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学发展观是最富有科学性的思想理论体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企业而言,最根本的就是要解放和提高生产力,把科学发展观有机地贯穿到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之中。随着一系列大规模技术改造的相继实施,企业的科技工作和管理水平也亟需提高。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公司以科技强企、科学管理谋求优质高效,提出了“管理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按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思路,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斥巨资一千二百多万元,安装运行了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有效地整合了公司的内、外部资源,实现了公司内部各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公司对市场反应的敏锐性和生产效益。此外,公司先后运行了多个国际国内的先进管理体系,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还与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三位一体的长期技术合作,培养了一大批科技骨干和技术能手。同时,与合作单位成立了多个技术攻关小组,成功破解了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圈设计、橡胶空气弹簧研发等多个技术难题,全力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近几年来,公司还深入持久地开展了争创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员工的“双争”活动,最大限度地从企业内部谋求发展的不竭动力。
  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使企业的领导班子获得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装,统筹谋划能力明显增强。从2003年底始,公司的生产经营循序渐进地实现了由主要依靠大项目拉动发展转变为依靠充分发挥现有项目和资源的最大效率和潜力,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由追求数量扩张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追求低投入高产出和品牌效应,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由粗放的市场运作模式转变为适应企业发展的稳定可靠的抗风险的多元化市场营销售体系。这“三个转变”的实现,为公司积蓄了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的内在动力。
  近年来,公司坚决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集党、政、工、团的力量,以“保先”教育、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等重要活动为契机,通过实施“凝聚力工程”、建立“十必访”制度、开展劳动竞赛、举办青年论坛、征集合理化建议等途径、把员工引向对科学发展观的更深理解与行动支持,从而获取了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本着尊重员工、依靠员工的理念,将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思想教育与物质鼓励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最近,公司又斥资70余万元,聘请某知名的咨询公司对中高层干部进行为期半年的现代企业管理培训,力求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公司在快速的发展的同时,很好地发挥了承载就业的社会作用,自2003年以来,每年吸纳近千人就业。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企业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坚持走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近几年来,公司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修建了“污水东引,雨污分流”排污隧道,将生产系统产生的工业废水和厂区的生活污水东引至厂区东侧的市政排污大沟,杜绝污水进入自然河道;还将原来的锅炉水磨麻石除尘脱硫系统改造为气动式除尘脱硫系统,使烟尘、废气低于国家标准排放,每年减排二氧化硫近千吨,大大地改善了厂区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此间,公司又把节能降耗、增收节支作为战略性的问题加以谋划,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节能降耗技改项目,同时,以科学的管理加强营运成本的控制,既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又使生产经营成本得以大幅降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得到增强。公司先后被评为贵州省“节能先进企业”、“环保先进企业”、“双增双节先进单位”、“‘十五’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先进集体”等称号。

 
 
版权所有: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